很多人一直使用针对性成分很好的保湿产品,防晒也做得不错,但是皮肤却变得干燥、紧绷,甚至出现皮薄、红血丝等肌肤敏感症状,百思不得其解,原因是长期忽略了一个关键的护肤环节,就是洁面!

洁面
洁面是几乎是每天早晚必做护肤流程,由于皮肤会分泌的油脂,脱落的角质细胞,混合空气中的灰尘、有害细菌等污物容易让人感到不舒服,空气中的颗粒物也会粘附于皮肤表面形成色斑,更重要的是容易在皮肤表面形成有害细菌滋生的肥沃土壤,加上彩妆的频繁使用,为了干净,洁面成为了每个人每天必做的事,超越了护肤,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但凡事都有个“度”,过度清洁对皮肤的损害是很大的,除了紫外线伤害外,也可以说是日常护肤最大的敌人,尽管你用很好成分的护肤品,最终也敌不过清洁过度带来对皮肤的伤害,什么是过度清洁呢?就是洁面只考虑“干净”,意识不到对皮肤长期的累计伤害。
常见的过度洁面行为:
1、使用清洁力过强的洁面产品,主要表面活性剂为皂基类和SLS/SLES类。
2、洁面频率过于频繁,一般清洁早晚各一次,每天多次清洁也是过度清洁。
3、磨砂和含酸类成分的去角质洁面产品
4、卸妆+洁面双重清洁
过度清洁对皮肤屏障损害很大:
1、会破坏皮肤的天然保湿层—皮脂膜,皮脂膜是皮肤自动分泌的油脂混合皮肤脱落的角质在皮肤表面形成的一层油性的薄膜(手可以感觉到)里面含有天然的保湿因子,皮脂膜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根据皮肤保湿需要自动调节,一般几个小时就可以恢复,但是过度清洁会破坏皮脂膜的动态形成机制,要恢复正常状态有的甚至需要1周左右时间,可以想象空白时间内皮肤的自我保湿和防护能力是多么的弱!
2、会破坏角质层,角质层是由即将脱落的每一个角质细胞(砖),通过细胞间质(水泥)紧密构成了皮肤的防护墙,过度清洁不仅会损坏角质细胞,还会带走细胞间质,会让角质层锁水和防止外来细菌入侵的能力下降,导致皮肤变得干燥,引发炎症。
3、会损害皮肤表面的微生物生态环境,大量减少保护皮肤的有益细菌(见之前关于皮肤微生态的文章),丧失皮肤主动防护能力,细菌容易入侵,容易产生炎症,引起各种皮肤问题。
很多时候担心清洁不够,洗不干净,往往都是一种心理作用,其实即使清水也能清除大量日常接触的污物和细菌,即使剩余少量的有害细菌,皮肤也能自己处理,但是一旦清洁过度损害角质层、皮脂膜和皮肤微生态的动态形成机制,才是得不偿失。
所以,过度洁面中的“度”就是以不损害皮肤屏障(角质层+皮脂膜)和皮肤微生态正常形成机制为前提的洁面。
合理清洁从选择成分开始(常见洁面产品中的表面活性剂):
一、SLS/SLES类表面活性剂产品
成分表排前几位中有: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月桂醇硫酸酯钠,该类产品清洁力太强,对皮肤伤害极大,目前一般很少作为洁面产品表活成分使用,不推荐使用,但也有列外,如:丝塔芙洁面乳,通过少量添加此类表活并配合鲸蜡醇和硬脂醇实现了温和洁面,也算是个经典运用。

丝塔芙洁面乳
二、皂基类清洁产品:
包装成分表排前4位成分中,有肉豆蔻酸、月桂酸、棕榈酸、硬脂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成分表中会同时含有碱,如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与前面的“**酸”反应生成皂基,这类产品可确定是皂基类清洁产品,特点是清洁力强、泡沫丰富,干性及敏感肌是不能尝试的,油性肌肤洗了爽快,最爱,但是对皮肤伤害很大,由于皂基类清洁产品洗感好,很多大牌对皂基类清洁产品做了改进,成分中添加了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保湿剂和舒缓成分,目的在于使产品更温和,全皂基类洁面产品不建议长期洁面使用。

全皂基产品
三、温和的清洁产品:
1、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产品:
产品成分表中排前5位的成分名字中含有“氨酸”的一种或几种,一般就是氨基酸洁面产品。
具体分为全氨基酸表活成分的和以氨基酸表活为主的,复配其他表活的混合型产品。氨基酸清洁产品比较温和,有的会额外添加大量保湿、舒缓成分,比较适合干性/干敏性、油性肌肤使用,属于通吃型产品,干敏肌建议选择全氨基酸成分产品。

芙丽芳丝全氨基酸洁面乳
2、葡糖苷(APG)和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等两性表活成分的产品:
葡糖苷单独作为清洁成分,泡沫较弱,比较温和,但洗后有残留感,一般会作为氨基酸或者其他表面活性剂的搭配来使用,常见于的有:月桂基葡糖苷、癸基葡糖苷、C8-C14烷基葡糖苷、椰油基葡糖苷等。

宝拉珍选大地之源洁面凝胶(APG为主要成分)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作为清洁成分,比皂基温和许多,泡沫好,但是赶不上氨基酸成分,好处是原料价格便宜,一般低价位的产品会作为主要清洁成分,许多氨基酸洁面产品也会把它作为清洁帮手搭配使用,以降低成本兼顾温和。

氨基酸+两性表活产品
3、乳化剂型的洁面产品
我们知道面霜或乳液涂抹皮肤后是很容易清洗的,原因是面霜中的乳化剂既亲水又亲油,有清洁功能,只是无泡,但是绝对温和,所以有的品牌出了乳化型的清洁产品(洁面),代表性的产品有:大宝美容洗面奶,这类产品非常适合干性敏感肌使用。

大宝乳化剂型的温和洗面奶
总结,氨基酸洁面产品适合所有肤质清洁,干敏肌建议选择全氨基酸或者乳化型的洁面产品,大油皮偶尔需要皂基类清洁力强的产品建议选择皂基+氨基酸+保湿成分的产品。
不是绝对的,一些特殊情况需要清洁力强的皂基产品洁面,偶尔使用,影响不大。
选择洁面产品,如何避坑?
作为洁面产品,考虑的指标就是清洁和温和的平衡,这和表面活性剂选择直接相关,对于很多干性/干敏肌而言,清洁力甚至都不用过多考虑,毕竟很多时候清水都可以完成,傻瓜式的直接选择全氨基酸成分洁面即可。
除了表活,其他保湿,舒缓成分添加对于减少摩擦,提升产品温和性,减轻洗后干燥紧绷是有帮助的,至于美白、抗衰成分的添加其实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毕竟停留时间短暂,更多是品牌商为了宣传卖点,提升产品零售价所为,使用添加酸类或磨砂去角质成分的洁面产品更是没有必要。
所以选洁面产品主要就是选表活,几百元的国际品牌洁面产品性价比是很低的(土豪略过),很多甚至是皂基类洁面产品(亚洲人皮肤不适合),市面上便宜的氨基酸洁面产品比比皆是。
尽量避免卸妆+洁面的二次清洁方式,少使用彩妆,特别是防水型的彩妆,从而避免使用清洁力太强的洁面产品。
皂基类+氨基酸类或氨基酸复配两性表活的洁面可以清除大部分彩妆残留,无需卸妆+洁面二次清洁,但是防水型彩妆就比较困难,解决办法就是尽量少使用。
解决好洁面是护肤的入门,是皮肤变好的开始!